蔡明劼醫師
0
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瘦身社團
  • 瘦身知識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飲食知識
    • 運動知識
    • 認知升級
  • 瘦身見證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學員案例
  • 內分泌相關
    回主選單
    • 肥胖醫學
    • 三高慢性病
  • 關於我
  • Join us
  • Login
  • 0
    蔡明劼醫師
  • 瘦身社團
  • 瘦身知識
    飲食知識 運動知識 認知升級
  • 瘦身見證
    學員案例
  • 內分泌相關
    肥胖醫學 三高慢性病
  • 關於我
  • 文章總覽
  • 分類
  • 減肥飲食 (46)
  • 減肥運動 (24)
  • 肥胖醫學 (66)
  • 瘦身故事 (37)
  • 瘦身隨想 (41)
  • 瘦身社團 (16)
  • 糖尿病三高 (46)
  • 投資與其他 (38)
  1. 首頁
  2. 部落格
  3. 淺談間歇性斷食:減肥一族的秘密武器?

淺談間歇性斷食:減肥一族的秘密武器?

2021 Nov 01 減肥飲食 糖尿病三高

作者:蔡明劼醫師



間歇性斷食的起源


大家好,蔡醫師今天要跟大家介紹「間歇性斷食」(Intermittent Fasting)。近幾年除了生酮飲食之外,間歇性斷食也是屬於知名度高、支持者眾的飲食方式,而相關的醫學研究更是與日俱增。

不過這裡要先說清楚,有些斷食主義者宣稱「斷食可以治百病」!比如逆轉三高、治療胃病、還可以預防失智症等等。這些論點目前的醫學證據仍不夠充分,我就先不討論了,蔡醫師今天只把重點放在減肥。

「斷食」顧名思義就是「不吃東西」,但是不吃東西肚子會餓呀?而且不是說節食減肥會減掉肌肉嗎?如果你有上述這些疑問,就讓我來一一解答。傳統定義上的斷食的確是不吃東西,而蔡醫師今天要介紹的叫做「間歇性斷食」,也就是「有時候斷食、有時候吃東西」。

間歇性斷食的流行大約是從2012年開始,英國BBC電視台的記者暨節目製作人、主持人麥可莫斯里( Michael Mosley)發明了5:2斷食法,超強的,不像台灣記者只會抄新聞,執行方法如同字面所述,一週裡有五天維持正常飲食、另外不連續的兩天則將熱量降低至25%。比如平常可以攝取2000大卡,則斷食日就只能攝取500大卡,所以實際上5:2斷食法不是不吃東西,而是在特定的兩天「少吃東西」。

《補充:有些書籍或文章會強調麥可莫斯里「醫師」,據了解麥可莫斯里的確擁有醫師頭銜,同時他本身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。不過他對臨床興趣缺缺,後來索性投身於電視產業,爾後發明的斷食法跟自己原本的專業(精神醫學)似乎也沒有直接的關係。其實我覺得斷食的祖師爺應該是佛教高僧達摩才對,因為達摩面壁九年期間通通都沒有吃東西呀!也不用上廁所好厲害。後面這段純屬蔡醫師瞎掰謝謝。》

言歸正傳,說到減肥,我們不妨拿傳統的「節食減肥法」來跟「5:2斷食法」做比較。在每週攝取總熱量相同的條件下,前者必須每天忍受飢餓,很多人撐不過幾天就則放棄,或者偷吃零食結果反而增肥。後者一週只有兩天需要忍耐,其他五天號稱可以隨便吃東西,因此有些人反而可以長期堅持下去。




什麼是16:8斷食法?


以此做為延伸就有人開始推行16:8斷食法,什麼意思呢?就是一天裡面有十六個小時不能吃東西,然後把你想吃的東西控制在八小時內吃完,比如早上10點吃早餐、(午餐隨意)、晚上6點吃晚餐,這樣就能完美控制在八小時內吃完。

你可以想像,接下來就有更厲害的18:6、20:4斷食法等等紛紛出爐,依此類推不能吃東西的時間愈來愈長,進食的時間愈來愈短,實在是太虧雞crazy啦,那要怎麼安排三餐呢?有一個方法很簡單,就是少吃一餐嘛!早餐直接省略,中午1點吃午餐,接著5點吃晚餐,除此之外的時間都不吃東西,20:4斷食法就可以完美達標。

這理蔡醫師還要做個補充:斷食期間不能吃東西,但一般來說是不能吃「有熱量的東西」,所以水、氣泡水、黑咖啡、無糖茶飲等等都是可以喝的,畢竟缺乏水分會有生命危險。至於吃的方面就比較難找到能滿足口慾又真正沒有熱量的食物,而且蔡醫師覺得,你要斷食就請你好好執行,何必在斷食期間卻又嘴饞找東西吃,很讓人翻白眼。


間歇性斷食的適用族群


什麼樣的人適合間歇性斷食呢?蔡醫師認為第一要件是:不怕餓的人!原因很簡單,想也知道斷食期間很可能會肚子餓呀,如果你是 像蔡醫師的太太這種 肚子餓就會發脾氣的人,或者忍不住吃零食的人,那你在執行間歇性斷食的路上可能會舉步維艱。

其他就是次要條件,比如說沒時間吃飯的人:與其亂吃外食,倒不如就別吃了。睡到中午才起床的人:早餐自動省略好方便。想省錢的人:不吃東西當然就不用花錢嘛,省下來下次吃大餐。此外還有很多發揮創意的空間,歡迎大家補充。



糖尿病是間歇性斷食的禁忌症嗎?其實不是,只不過糖友必須考慮到降血糖藥物的使用,在斷食的狀態下某些藥物(如SU、glinide、短效胰島素)可能引發低血糖。另外還有一個現象叫做次餐效應(Second-meal effect),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如果沒吃早餐,則在吃午餐的時候血糖反而會比平常更高!所以如果糖友想執行間歇性斷食,一定要先跟你的主治醫師討論,並且做好血糖監測。

如果你還有其他慢性病,比如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肝炎、腎臟病等等,也請你在執行間歇性斷食之前務必跟你的主治醫師討論。(但千萬不要私訊找蔡醫師討論,因為我不是你的主治醫師,線上診療是違法的行為。)


間歇性斷食會不會瘦掉肌肉?


接著我們來討論會不會減掉肌肉的問題,首先聲明一點,減重幾乎一定會減到肌肉,只是多跟少比例的差別而已。蔡醫師的文章強調過很多次:節食減肥法容易減到肌肉,尤其是對於 怕練得太壯 肌肉量已經不足的泡芙女孩來說,再減掉肌肉無疑是雪上加霜,會讓自己變得更泡芙、更容易復胖。

但是根據研究,比起節食減肥法,間歇性斷食更能保住肌肉不流失!換句話說,減掉的重量絕大多數是脂肪,聽起來是不是很振奮人心呢?目前認為原因跟斷食期間造成體內荷爾蒙(生長激素等)的提升有關,但也要搭配充足的蛋白質攝取量以及適度的肌力訓練,才能確保肌肉不流失。




非斷食期間真的可以隨便亂吃嗎?


但你一定有聽過朋友抱怨「我每天只吃一餐,為什麼還瘦不下來?」先承認這個朋友就是你自己,蔡醫師表示呵呵,因為缺乏正確飲食觀念的人,吃一餐的熱量就有可能抵過別人的三餐呀!這樣的人執行間歇性斷食也沒意義,因為他能在進食期間輕易地把熱量全部吃回來。

所以蔡醫師最後要說一句真心話:你以為執行間歇性斷食就一定會瘦下來嗎?當然不是!給你個良心的建議:非斷食期間的飲食內容也不能隨便。了解你的食物、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,再配合間歇性斷食才稱得上是如虎添翼。而不是一邊吃著垃圾食物,一邊又想要藉由間歇性斷食的魔法來讓自己變瘦。

說了這麼多,蔡醫師很佛心地幫各位做個簡單總結:
一、間歇性斷食有助於減肥,而且相對不會瘦到肌肉。
二、非斷食期間的飲食內容也不能隨便,否則還是會減肥失敗。
三、糖尿病友想執行間歇性斷食,請務必跟主治醫師討論。

文章寫完啦,希望能幫助各位對間歇性斷食有個初步的了解。今天就聊到這邊,祝各位健康瘦身。





延伸閱讀:

《生酮解密:你該不該嘗試生酮飲食?》

《我一直變胖,是不是內分泌失調?》

《你今天吃夠了嗎?(上) 淺談基礎代謝率與TDEE》







  • 分享此文章
0則留言

相關文章

樂齡婦女多吃蛋白粉就能增肌嗎?

最常缺乏的微量營養素,你補對了嗎?

減肥飲食的十大迷思:來看看你中幾箭!

什麼人可以減肥不復胖?原來關鍵在「身分認同」

什麼是能量通量模型?《燃》閱讀心得番外篇

請問什麼是飲食自由?

經歷

  • 台大醫學系畢業
  • 肥胖症專科醫師
  • 內科專科醫師
  • 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
  • 糖尿病衛教師
  • 國際健身教練證照

著作

  • 搞懂內分泌 ‧
    練成你的易瘦體質
  • 城邦自慢塾:
    蔡醫師八週健康減脂課

聯絡我們

  • 粉絲專頁
  • 電子信箱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COPYRIGHT© 蔡明劼醫師 All rights reserved | Powered by 路老闆